股災一震,誰還發得出高息?專家點評:00900、00929拚實力真功夫


發佈日期:2025-05-09

近年高股息ETF風靡市場,不少產品主打「年年高配」、「穩定領息」,吸引大批投資人進場。然而,隨著市場震盪加劇,高股息ETF配息來源若高度倚賴資本利得支應,究竟是優勢還是隱憂?

依規定,ETF配息來源包括三項:一是成分股配發的現金股利,二是來自成分股買賣價差的資本損益平準金,三是基金申購時產生的收益平準金。然而,後兩者皆受限使用條件,並非可以隨意挹注配息。

其中,收益平準金僅在基金淨申購達一定門檻且具稀釋疑慮時方可使用,若淨贖回或申購力道不足,將無法納入配息;至於資本損益平準金,僅當已實現資本利得扣除損失與費用後為正數,才能作為配息來源,若為負則不得使用。

這意味著,一旦市場下行、基金規模縮減或資本利得轉為虧損,ETF將僅能依賴成分股現金股利作為配息基礎,對配息穩定性構成挑戰。此時,ETF的選股策略與股利穩定性,將成為配息能否持穩的關鍵。

過去不少季配高股息ETF靠雄厚資本利得推升配息率至雙位數,但今年4月股災重挫市場,壓縮資本利得空間,導致部分ETF面臨資本利得減少或轉為虧損的挑戰,已浮現配息修正跡象。

例如國泰永續高股息(00878)今年已兩度調降配息,大華優利高填息30(00918)近一季亦下修配息。其他如元大高股息(0056)、元大台灣高息低波(00713)、群益台灣精選高息(00919)等幾檔主要季配高股息ETF,雖暫維持原配息水準,但依會計報表相關數據推估(截至4/25),其未實現資本利得多已轉負,導致可分配資本利得空間大幅縮減。
其中,00919壓力最為顯著,推估未實現損失超過200億元,意味未來可用資本利得恐縮水不少。元大高股息(0056)雖因成立時間久、仍保有部分已實現利得,短期配息尚有支撐空間,但若台股轉弱,後續壓力將逐步浮現。

雖然高股息ETF未來也有機會隨台股轉強而化解降息危機,但若配息結構高度仰賴資本利得,仍恐埋下風險。因為一旦遭遇股災等突發性回檔,資本利得恐瞬間轉虧,可分配金額隨之驟減,原本亮眼的配息勢必面臨急凍。

整體來看,高股息ETF動輒10%以上的配息盛況恐難持續,未來配息水準可望回落至5%至6%的常態區間。隨著市場波動加劇、資本利得空間易遭到擠壓,配息機制勢將回歸成分股基本面,具備穩定現金股利來源的ETF將更受投資人青睞。

例如富邦特選高股息30(00900),配息來源幾乎100%來自成分股現金股利,不依賴資本利得挹注。其追蹤指數聚焦即將配息個股,並且每年三次調整持股組合,即便今年台股逆風不斷,每月仍穩定配發0.1元,年化配息率逾7%,穩居月配ETF之首。

復華台灣科技優息(00929)近期亦頗受市場關注。受規模縮減影響,無法動用平準金之下,配息全仰賴股利,年初以來連月維持0.05元水準。然而5月一舉調升至0.07元,暴力升息40%,成為少數逆勢調升的月配ETF。即便無法依賴平準金與資本利得,仍能提高配息,成功脫離低配息泥沼,顯示先前可能保留實力、伺機反攻,後續表現值得關注。

隨著市場波動加劇,高股息ETF配息機制應回歸股利基本面,以降低資本利得受挫對配息穩定性的影響。投資人在選擇產品時,應檢視配息來源結構、選股邏輯與資本利得可用程度,全面評估其配息的可持續性與潛在風險,避免被高配息率表象所誤導。

八大民生新聞編輯部